• 2015551419359691.jpg
  • 2015551418294331.jpg
  • 23.jpg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安县好人榜
孝老爱亲道德模范“安秀华”
来源:中国文明网   发表时间:2017-06-21

安秀华,女,新安县仓头镇南街村村民。曾仓头镇评为文明乡风塑造工程第一届模范人物并授予“孝老爱亲模范”称号。

78岁时,丈夫去世。膝下有四个儿子,一个女儿。还有一个96岁高龄的婆婆和一个四娘,是五世同堂。左邻右舍说起她,都会不约而同地称赞说:“大娘不但是个好媳妇,更是一个好婆婆。”多年来她乐善好施,勤劳节俭。所以人们对她既尊重又敬佩。

她虽然没有文化,但识大体、顾大局,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。她几十年来,操持家务,任劳任怨。她的家庭与众不同。她不仅要伺候她的婆婆,还要伺候她的四娘。她的四娘只有一个女儿,因病早逝。四娘当时已是八十六岁,经不起失女之痛,一场大病便瘫痪在床。她在照顾四娘和她婆婆的时候毫无怨言,并且照顾的非常周到。经常为老人洗脸洗脚,喂吃喂喝喂药。还每天给她们穿衣,扶她们坐起、躺下,翻身、端屎倒尿。俗话说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,可她做到了“久病床前有孝子”,近几年来,随着奶奶年龄越来越大,耳朵也背,眼睛不好,偶尔有点小毛病,但在她精心照料下,精神不错,街坊邻居都说:“如果没有她真诚至深的孝心、爱心,老人怎么能过上这幸福的晚年生活?”她用她孝老敬老的美德,让人们口碑载道,也为自己铸就了做人风范。四娘在她的精心护理下,在九十六岁时,才驾鹤西去。她婆婆在一百零三岁时也才离开人世。赡养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”,在她长期的言传身教下,子女们也懂得了孝老敬老的道理,有好吃、好用的都先让两位奶奶享用。每年秋天收玉米时,她总是怕谁家的玉米堆放的时间长,蕅坏了,帮助我们剥玉米,把手指头都剥肿了,她也不让我们知道。她的小儿子、儿媳去外打工,她主动承担起给孙女做饭的责任,她经常起早贪黑地为孙女做饭,恐怕耽误孙女的一节课。还有老三儿子在街上做生意,每逢遇到会上,无论严寒酷暑,她总是去给他老三儿子做饭、看门。儿孙们也时常劝她说:“你这么大岁数,只要你身体好就是我们的福气,不要再为我们操心了。”她说:“我在家闲着没事,怪着急的。”她把两位婆婆照顾得无微不止,关心帮助儿孙,和邻里的关系处理的也很融洽。邻里有难总是热心帮助。她不仅对家庭充满真诚和爱心,对社会何尝不是如此呢?在汶川地震时,她把儿子们给她的钱,省吃俭用下来捐给了灾区人民。她说:“人们有困难时都应该互相帮助。地震砸死了那么多人,房子都晃没有了,他们真可怜啊!”

她是一个平平常的人,用自己的言行教导着儿孙们要回报社会,关爱他人, 孝老爱亲,与邻里和睦共处,为儿孙们树立了榜样,街坊四邻提起安秀花都赞不绝口地说:“是当子无愧的孝老爱亲模范!

分享到: